江西省政协:
“着力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,系统分析我省传统产业基础能力、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。”“用好用足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‘白名单’机制,推动大中小企业靠大联强开展上下游配套和分工协作,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协议增强合作稳定性。”“高效推进产业链链长制,协调解决好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大重点问题。”……
近日,江西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围绕“加快我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”协商议政,在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时,不少常委、委员们聚焦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”积极建言献策。
“有色金属、电子信息一直是我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,但在产业链的上下游纵向延伸、横向带动配套能力方面还不够强。”“缺乏有效的产业链协同平台,对产业链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不足。”承担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调研的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在梳理“加快我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”最突出、最现实、最紧迫的问题时,不少省直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提到“产业链安全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根基底座”。
关注产业发展不能忽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。为此,课题组将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”列为本次调研协商的重点之一。
“我省钢铁产业链呈中间强、两头弱的态势,产业链上游不足、下游不大不强的短板突出,下游用钢环节弱、企业数量少。”陈文华常委以新余市钢铁产业为例,中游企业只有新钢等3家企业,营收占比达六成以上;上游和下游企业营收占比均不足两成。
如何强化产业协同,切实增强钢铁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?陈文华建议,支持新钢等龙头企业发展,推进延链补链强链,做强金属制品、优特带钢、电机、钢结构等细分产业集群。紧紧抓住中国宝武与新钢集团联合重组机遇,加快宝武集团总投资350亿元的19个重点项目落实落地,全力推进钢铁产业铸链建群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协作水平。
实现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,从源头增强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弹性,必须在优势产业、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。
“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更好增强省属国企在其产业领域科创主力军作用。”江尚文委员建议,深入落实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,推行“链主+”工作模式,依托链主企业来实施科创引领带动。明确不同产业领域科创的薄弱点,对总量不足的领域,加大向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转型的力度,促进传统产业向新领域新赛道延伸布局。对能级不高的领域,支持省属国企通过技术引进、联合攻关、科创飞地等多种方式,打造具有核心技术、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,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转型。
版权所有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
网站主办:江西省政协办公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