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丰县政协委员黎秋娥:璀璨焊花耀初心

2025-03-03 09:51  江西政协报  编辑:李尚宇  作者:

宜丰县政协委员、江西佳慧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她将履职答卷写在钢构车间的焊花里,写在敬老院的欢声笑语中,更写在了乡村全面振兴的阡陌上。

  在宜丰县工业园区内,一座占地80亩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巍然矗立,这里生产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远销赣湘鄂三省,年产值超1.2亿元。这里的掌舵人黎秋娥,是从一名民办教师蜕变为省著名企业家的政协委员,她用38载春秋书写了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奋斗篇章。

  1986年,黎秋娥与丈夫在县城租用300平方米厂房,创办宜丰县新昌运输机械厂,仅拥有4名员工便开启机械制造之路。2002年,她敏锐捕捉钢结构建筑浪潮,将企业更名为江西佳慧钢结构,率先引入数控切割设备,生产效率提升3倍。2010年入驻工业园区时,丈夫突发心脏病、脑梗,接连收到3份病危通知书。她白天协调设备安装,深夜又驱车200公里赴南昌照料,三个月暴瘦12斤。2011年3月,3条自动化生产线调试成功之际,丈夫奇迹康复。正是这般钢铁意志,让企业当年实现产值2800万元,如今生产基地扩展至2万平方米,员工70余人,业务覆盖全国23省。

  作为县政协“老三届”委员,黎秋娥将实业经验转化为17件高质量提案。她提交的《推行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议》提案纳入县“十四五”规划,先后实施富硒竹笋、电商产业孵化等标准化厂房建设,一大批规模较小的企业入驻,节约土地约300亩;《技能人才留乡激励办法》提案促成832名本地技工返乡就业。2019年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后,她牵头组建宜丰钢结构产业联盟,带动6家配套企业入驻园区;其研发的装配式农房体系使农村自建房成本降低35%,推广126套惠及农户。

  走进佳慧钢构的荣誉室,“江西省名牌产品”等46块奖牌,与137页公益台账交相辉映。黎秋娥创新设立了“1+1+1”助学模式,1名员工结对1名贫困生开展1项技能培训,累计资助57名学生;每两年组织员工赴井冈山开展红色研学,培育12名县级劳模。作为县妇联执委,她创建的“佳慧妇女微家”开设电焊培训36期,帮助326名妇女就业。2023年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,她带领女工72小时为潭山镇孤寡老人建成钢结构安居房,事迹登上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。

  在黎秋娥家中,“市级最美家庭”奖牌旁摆放着三代同堂的全家福。与公婆同住三十载,周末带全家做公益,践行“说好话、做好事、存好念”的家训。儿媳在她的影响下,创立“留守儿童艺术团”,累计为800余名孩子提供免费培训。儿子主持研发的BIPV光伏屋顶系统获6项国家专利,其创立的“佳慧教育基金”投入180万元,改善12所乡村学校教学条件。

  “诚信是立身之本。”这是黎秋娥常对员工说的话,也是她努力践行的经商理念。在她的带头示范下,企业连续9年获得“守合同重信用单位”荣誉,更培养出70余名“佳慧子弟兵”——12名初创员工子女大学毕业后返企工作。

  黎秋娥虽非中共党员,但她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,她自费印制500本报告解读手册分发给企业员工;连续7年组织开展“红色车间”读书会,带领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。在她的推动下,公司成立宜丰首个民营企业“党工共建示范点”,培养3名技术骨干入党。

  这位荣获江西省“优秀女企业家”、宜春市“三八红旗手”等23项荣誉的巾帼标兵,在2024年政协“委员讲堂”上动情说道,“我的履职答卷写在钢构车间的焊花里,写在敬老院的欢声笑语中,更写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阡陌上。”(陈利华 钟思伟)

版权所有: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委员会

网站主办:江西省政协办公厅